用户名: 密码:

产业市场研究中心

关于委员会

三聚氰胺产能现状及市场分析

[2018-06-10]

三聚氰胺又名蜜胺,学名三氨三嗪,分子式C3N6H6,白色单斜晶体,是一种以尿素为原料的重要的氮杂环有机化工中间体,由于其用途广泛且不具有环境污染性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可广泛应用于木材加工、塑料、涂料、减水剂、造纸、黏合剂、纺织、皮革、电器、医药、阻燃剂等行业。经过50 多年的努力,我国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的半干法技术,与此同时还消化吸收了国外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操作方法,进一步增强了国内三聚氰胺产业的整体实力。目前我国是世界上三聚氰胺生产工艺技术种类最多的国家,三聚氰胺生产技术已出口国外,并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三聚氰胺生产基地和出口国,不论是在生产能力、市场需求还是出口贸易方面,我国三聚氰胺产品在国际市场均处于优势地位。由于近年来国内尿素生产成本相对较低,新建三聚氰胺装置规模较大,产量快速增长,今后我国三聚氰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优势地位还将更加突出。可以预见全球三聚氰胺产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处于结构调整和优胜劣汰状态,未来我国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三聚氰胺产业将在国外三聚氰胺市场显示出越来越强的竞争力,我国的三聚氰胺市场与全球三聚氰胺市场的一体化进程正在加速,从而带动全球三聚氰胺产业的发展和调整。


1 产能迅速增长


据统计,2003 年我国三聚氰胺产能仅在30 万t/a 左右。10 年来,我国三聚氰胺产业发展迅猛,已跻身世界三聚氰胺生产大国前列。2007 年我国三聚氰胺产量达到50 万t 后,逐年增加。2010 年,我国三聚氰胺产能已达到120 万t/a。2011~2012 年,全国又有13 家企业合计45 万t/a 的三聚氰胺项目投产。三聚氰胺产能在2011 年和2012 年分别达到135 万t/a和160 万t/a,而表观消费量仅达到约60 万t,装置开工率不足50%。2013 年又有28 万t/a新增产能释放,其中山东联合化工股份有限公司3 万t/a、鲁西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8 万t/a、四川美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5 万t/a、四川美青化工有限公司5 万t/a、安徽金禾化工有限公司3 万t/a。三聚氰胺年产量更是突破90 万t。在产能过剩日趋严重、装置开工率逐年下降、市场供需矛盾进一步增大的情况下,企业间的竞争呈现白热化。此外,国内近期还有山东省舜天化工集团有限公司3 万t/a、河南骏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5 万t/a、四川金象化工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0 万t/a、洪泽银珠化工科技有限公司10 万t/a 等新项目投产,加上重庆建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的重启项目,国内产能将骤增约20 万t/a。尤其上述项目大多采用了北京烨晶科技有限公司第三代气相淬冷技术,不仅投资省、流程短、能耗少,还因实现了上下游一体化使其成本较高压法减少1 000 多元。在目前三聚氰胺市场十分低迷的情况下,这些装置投产后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由于前几年三聚氰胺行业利润高,盈利水平提升,同时由于原材料尿素价格大幅度下跌,引发扩产热。新扩建装置产能仍在继续释放,当前国内三聚氰胺的供求已经严重失衡,但产能过剩并没有阻止企业新项目上马。如山东恒昌聚材化工股份公司和山东晋煤明水化工集团有限公司都在计划实施10 万t/a 的三聚氰胺项目,产能过剩将愈演愈烈。2014 年新疆金象赛瑞煤化工科技有限公司10 万t/a、达州玖源化工有限公司4 万t/a 等数套三聚氰胺装置共约20 万t/a 产能释放,2014 年年末我国三聚氰胺总产量达到200 万t/a 以上,超出2013 年全球三聚氰胺的年总需求量。


2 价格不断下滑


近3 年来,由于国内大量同类装置相继上马,再加上近期三聚氰胺生产原料———尿素受产能过剩、需求减少、煤炭价格走低等因素影响,价格连续走低,带动三聚氰胺价格下滑,并呈现连续走低的态势。2014 年春节后市场价格更是一路下滑,后期继续下挫的可能性也依然存在。2014 年3 月中旬再创历史新低,市场均价为6 972 元/ 吨,较2011 年年初下降了28.31%,较2011 年5 月下旬历史最高点10 350 元/ 吨的降幅在32.14%。按尿素成本占三聚氰胺成本82% 推算,显而易见,绝大多数企业在亏损经营。近年来三聚氰胺行情持续走低,这是因为国内产能严重过剩。2011 年三聚氰胺产能扩张至135 万t/a,直接跃升4 倍,2012 年产能更是超过160 万t/a。2012 年表观消费量仅为60 万t,下游板材、造纸、油漆、磨具等行业需求有限,市场供需矛盾尖锐。在国内产能严重过剩和原料价格持续走低的利空因素下,三聚氰胺仍将低位下探,或继续创历史新低,三聚氰胺生产企业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3 市场不容乐观


前几年三聚氰胺市场形势较好,盈利空间大,三聚氰胺最高出厂价超过1.3 万元/ 吨,引发了三聚氰胺投资热潮。同时因为有些尿素生产企业特别是具有煤炭、天然气资源优势或者生产成本优势的企业,面对尿素产能越来越大、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状况,将三聚氰胺作为延伸尿素产业链的一条出路。目前国内三聚氰胺的应用消费仍主要局限于木材加工、涂料、造纸、纺织、皮革、模塑料等数量有限的几个传统领域。其中,木材加工层压板是三聚氰胺最大的消费领域,其消费量占国内消费总量的50%以上。而层压板需求量的多寡,主要取决于房地产市场的兴衰。在三聚氰胺产能严重过剩、局面难以改善的情况下,三聚氰胺产业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面临的风险和困难不可小觑。最近几年我国也是世界上三聚氰胺需求量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2009 年需求增长接近30%。可是在经济高速发展之后,2010 年和2011 年我国三聚氰胺年需求却几乎呈现零增长态势。2008~2010 年我国三聚氰胺的年需求总量分别为41 万t、50 万t和52 万t,处于良好增长态势。2011 年和2012 年需求量都为54 万t,需求一度停滞,2013 年需求量接近60 万t。2013 年下半年以来,国家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政策效应逐渐显现,商品房交易价格、成交量、新房开工面积明显下降。由于中央政府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决心坚定,预示着房地产市场低迷行情仍将持续,这将大幅减少层压板等装饰材料和家具的需求,继而减少该领域对三聚氰胺的需求。至于涂料、造纸、纺织、皮革、模塑料等其他消费领域,则受到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等大环境影响,2014年的增长十分有限,对三聚氰胺的需求量不仅难以有效放大,甚至可能萎缩,这些都抑制三聚氰胺价格上扬。我国三聚氰胺主产地主要集中在河南、四川、山东、安徽等地区,尤其山东、河南地区产能相对集中而全国主要需求地在两广、苏南地区,供求地相距较远。因运费较高对销售不利,但其供求关系难以平衡。部分厂家以出口为主。随着新建装置产能持续释放和下游市场需求的持续低迷,2014 年国内三聚氰胺市场上半年行情依旧颓势难改,后市仍有下行的可能,三聚氰胺市场后期走势不容乐观。


4 出口值得期待


我国目前是世界最大的三聚氰胺生产、消费和出口国。近几年,我国三聚氰胺出口量占全球出口总量的1/3 以上,占国内产量的20%~40%,主要销往欧洲、北美和东南亚地区,国内部分企业靠出口支撑。在我国三聚氰胺主要的出口地———马来西亚、泰国、印度、韩国等国家中,其经济预期将保持平稳增长,为三聚氰胺出口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但在欧洲、北美地区,由于全球经济不景气,减少了对三聚氰胺的需求。加之欧盟对中国三聚氰胺产品征收反倾销税,中国企业基本丢掉了欧洲市场,出口量自然锐减。2013 年我国三聚氰胺年出口量首次突破20万t,达到20.5 万t,同比大幅增长68.96%,历年来最高年出口量是2011 年的15.89 万t。近年来由于国际市场木材、造纸、油漆、磨具等行业需求较好,2013 年我国每月的三聚氰胺出口量均在1.3 万t 以上,其中一季度出口量达到最高点5.4 万t,同比增长92.2%。出口形势较好,弥补了国内需求的不足。据国家海关数据统计,2014 年1 月份我国共出口三聚氰胺2.03 万t,较去年同期增长36.39%,这也是自2013 年以来我国三聚氰胺月出口量首次突破2 万t 大关,主要出口地为东南亚、欧美等。出口利好减缓了三聚氰胺价格的下滑速度。作为全球三聚氰胺产能、产量的第一大国,我国面临着三聚氰胺产能严重过剩的危机,努力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出口量,通过国际市场调剂和消化,不失为三聚氰胺企业的一条出路。


5 应用领域开拓


三聚氰胺最初用于制造蜜胺塑料,近年来消费增长主要源自生活品质的普遍提高和环保标准的提高。除了传统的装饰板、蜜胺餐具、涂料、纺织品整理剂等应用领域外,高效水泥减水剂、三聚氰胺阻燃剂、三聚氰胺泡沫塑料、三聚氰胺合成纤维等新的应用领域的开拓也将使三聚氰胺的市场容量进一步扩大。三聚氰胺产业如希望在未来有较好的表现,生产企业必须加大技术创新力度,联合科研院所共同加入到下游产品研发和生产中去,大力发展以三聚氰胺为原料的深加工新型高端产品,延伸其产业链,拉动新兴领域消费增长,无疑是最好的解决途径。由于精细化工产品受市场的影响较小,国内一些企业正在以三聚氰胺为原料进一步开发下游产品,不断延伸产业链,形成独特的三聚氰胺系列化产业。如四川金圣赛瑞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开发的低取代度羟乙氧乙基三聚氰胺已具备工业化生产条件。河南煤化集团中原大化公司开发的世界最轻泡沫塑料新材料———三聚氰胺泡绵已在国家重点工程应用。东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也推出三聚氰胺- 尿素共缩合树脂胶黏剂新产品。重庆建峰浩康化工有限公司开发的六羟甲基三聚氰胺,已建成为国内生产规模最大的年产1 万t 六羟甲基三聚氰胺生产装置,产品占据国内80%的市场份额。


6 结语


作为全球三聚氰胺产能、产量、出口量及消费量第一大国,随着产能快速扩张,目前国内三聚氰胺产能结构性过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三聚氰胺企业面临的形势异常严峻。当前三聚氰胺企业急需开展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以推广节能降耗、减排治污的新技术、新工艺,从而改善生产装备水平,因地制宜,加大下游产品的衍生力度,同时根据市场需求规避产品同质化竞争。三聚氰胺产业未来的发展应通过加快下游产业发展以扩大需求,用循环经济理念改造三聚氰胺产业以降低生产成本,采用先进技术建设大装置来提升三聚氰胺产业的市场抗风险能力,坚持循环发展、低碳发展、高效发展,降低生产成本,促使我国三聚氰胺产业能早日走出当前所面临的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分享到:

友情链接

TEL:
010-84945443
统计代码申请地址:http://www.cn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