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T市场:2014 年我国钛白粉市场运行分析
[2015-07-23]
2014 年整体经济形势延续上一年的不乐观情形,钛白行业也呈现了同样的格局,归根结底,经济大环境形势的变化是钛白粉行业状况变化的决定性因素。但在美国经济缓慢复苏、欧洲在低部筑底待升,国际需求回暖以及我国钛白粉质量提高的刺激下,2014 年钛白粉行业在出口方面表现突出,同比增幅达37.08%。
1 中国钛白粉行业状况
1.1 产能和产量
据国家化工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钛白分中心统计,按全流程型、能维持正常生产条件、1 万t/a 规模以上的企业计(不含表面处理和加工型企业),2013 年,全国的钛白粉总产能为280 万t/a;2014 年我国钛白粉总产能达305.6 万t,比上年增加25.6 万t,增幅为9.1%;2015年将达产的新增产能为28 万t,减去已关停的16.5 万吨的产能,当年全国的钛白粉总产能为317.1 万t,增幅为3.8%,产能增速明显放缓。2014 年,全国共生产各类钛白粉243.5 万t,比2013年增加28 万t,增幅为13.0%;全国平均产能利用率为79.6%,较上年提升了2.6 个百分点,钛白粉产能利用率进一步提升。其中剔除11 家因环保等原因已停产或不定期停产的中小企业以外,主要企业的产能利用率大多在90%以上,部分甚至接近于100%。
1.2 表观消费量和人均占有量
2013 年,我国大陆钛白粉表观消费量为194.6 万t,人均占有量为1.44 kg;2014 年,我国钛白粉表观消费量为209.8 万t,人均占有量为1.53 kg,是全球平均数(0.78 kg)的1.96 倍。
1.3 产品结构
按照国际上颜料级钛白粉产品通行的结构比例,金红石型产品占85% ~90% ,锐钛型产品只占10% ~15%。金红石型钛白粉用途最广,主要用于涂料、塑料、橡胶、油墨、装饰纸涂层等。而国际上锐钛型钛白粉只用于造纸(纸张纤维填充)、化学纤维消光及少量的内用场合。20 世纪50 年代,我国钛白粉产品以非颜料级的搪瓷、焊条、陶瓷用为主,70 年代逐渐向颜料级的锐钛型发展;90 年代以后,较高档次的金红石型产品开始出现于市场,且比例逐年增加。2014 年,全国金红石型产品为1 756 690 t,占72.14% ,比上年上升6.2 个百分点;锐钛型产品为494 287 t,占20.30%,比上年下降3.6 个百分点;非颜料级(搪瓷用/脱硝催化类等)为184 037 t,占7.56%,比上年下降2.74 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近两年,随着国家出台相应的强制性脱硝政策,非颜料级的脱硝钛白粉市场份额明显增加。2014 年,金红石型钛白粉产量、比例增长显著,这可能与受当年金红石型钛白粉海外出口市场的增长与国内锐钛型钛白粉价格的持续低迷有关。总的来说,市场环境的变化决定了产品类型的变化。
2 我国钛白粉市场情况
2.1 钛白粉价格走势
就金红石型钛白粉价格而言,2014 年1-4 月延续了2013 年2 季度以来的弱势,价格一直在低位运行,一度跌至谷底至12 000 元/t,经历了2008 年金融危机以来最黑暗的时光。4 月份以后市场出现回暖,随着消费旺季的到来,企业库存降低,尤其是加上全球经济复苏拉动钛白粉外需增长,带动钛白粉出口量上升和价格上扬,金红石型钛白粉价格一路上涨。国内龙头企业四川龙蟒在4-8 月期间曾5 次上调价格,国内大部分企业也纷纷跟涨,至10 月,金红石钛白粉均价涨至13 860 元/t。进入11 月后,欧洲钛白粉市场的疲软,出口增速放缓,加上生产商去库存压力渐大,纷纷降价加促销等优惠活动以实现去库存。如11 月初龙蟒近半年来首降300 元/t,时至月中,再有最高500 元/t 的优惠促销活动,下旬更是追加300 元/t,累计最大降价幅度达1 100 元/t。经过半年的涨价累积2 000 元/t 的涨幅已消耗过半,钛白粉价格仿如一夜骤降。与金红石型钛白粉相比,锐钛型钛白粉价格要平稳得多,这主要是由于硫酸法锐钛型钛白粉出口相对较少,生产商之间竞争激烈、价格战明显。
2.2 钛白粉进出口量
从外销市场来看,2014 年我国钛白粉月均出口量在4.5 万t 以上,出口单价在1~5月份呈现下滑,对应的出口量持续增长,5~8 月价格趋于平稳,略有抬头。期间,国内市场钛白粉数次提价,出口单价也开始上浮。基本上,出口量与出口单价成反比。根据海关总署提供的统计数据,2014 年钛白粉出口总量为55.25 万t,相比2013 年的40.30 万t 增加了14.95 万t,增幅为37.08%。如此巨大的增幅除了价格低廉的原因之外,我国钛白粉产品质量进步得到了国际市场的认可也是重要因素,未来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前景更加值得期待。
2.3 钛精矿
我国钛精矿主要分布:四川攀枝花、云南武定县、海南。攀枝花地区是我国最大的钛精矿产地,占国内总产量的60%以上,矿石多为钒钛磁铁矿,品位低,TiO2含量在47%以下。云南、海南及两广地区钛精矿以砂矿为主,品位较高。由于近两年过度开采及环境保护等原因,上述地区钛精矿产量有所下降。据估计,2014 年我国钛矿产量接近400 万t,创下我国钛矿产量新高。同时据海关进口数据显示,2014 年我国共进口各类钛矿原料202.6 万t,较2013 年(227.5万t)下降10.93%,降幅明显。攀枝花地区钛矿连续两年完成大幅增产是我国钛矿产量骤增的主要原因。今年攀枝花钛矿总产量达到255 万t,占国内总产量的近65%。而河北承德地区钛矿产量较2013 年大体相当;云南、海南等地钛矿产量出现回落。其中,由于价格跌幅过大,云南地区矿山大规模停产,而海南地区受台风影响,矿厂遭到破坏,导致海南地区产量降低。相较于钛矿在产量上的喜人成绩,2014 年钛精矿价格上的弱势让其喜忧参半。2014 年攀枝花钛精矿价格全年呈现弱势,46 品位10 矿价格从1 月的710 元/t,降至12 月末最低的480 元/t( 均不含税),降幅达32.39%。
3 钛白粉下游市场情况
涂料、塑料和造纸是钛白粉三大主要应用领域,其他应用领域还有油墨、化纤、橡胶、化妆品、医药和食品工业等。非颜料用钛白的用途主要有搪瓷、陶瓷、焊条、电容器、催化剂以及需要二氧化钛光学性能但不需要其遮盖性能的纳米领域等。
3.1 涂料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涂料累计产量(按规模以上1 344家企业计)1 648.19万t,同比增长了7.9%。累计产量居前3 位的是广东、上海和江苏,分别达333.99万t,187.09万t和182.15万t,同比分别增长了6.9%、10.5%和5.4%。
3.2 塑料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数据,2014 年塑料制品的累计总产量为7 387.8 万t,较2013 年(6 878.8 万t)增长了7.4%。全年国内塑料制品总产量为696.8 万t,较2013 年(661.7 万t)增加了5.3%。其中,塑料薄膜总量为115.5 万t;农用薄膜总量为19.1 万t;泡沫塑料总量为18.9 万t;塑料人造革、合成革总量为35.9 万t;日用塑料制品总量为55.5 万t。
3.3 造纸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数据,2014 年机制纸及纸板累计生产量为11 785.8 万t,累计同比增长2.8%。全国造纸行业累计出口交货值329.6 亿元,累计同比增长5.5%,行业产销率97.8%,与2013 年持平。2014 年,全国造纸行业累计主营业务收入7 879.4 亿元,累计同比增长5.2%;累计利润总额361.9 亿元,累计同比下降4.7%。
3.4 化纤
2014 年,我国化纤行业加速产业升级,总体产量增速回落,在消化存量产能的同时,行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 年,化纤行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 ,实现利润总额277.3 亿元,增长11.21%。利润增长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下半年原油价格的暴跌,虽然合成纤维价格也大幅下跌,但产品价格跌幅小于原料跌幅,因此化纤产品利润空间扩大。
2015 年,化纤行业整体运行可能略好于2014 年。化纤业的重点工作是化解产能压力,优化存量,控制增量,拓展应用。另外,行业要大力推广节能减排先进技术,加快推动兼并重组,加快落后产能退出。
4 钛白粉产业现状与挑战
4.1 上市公司2014 年业绩喜人
随着2015 的来临,业内几大上市公司的业绩报告也纷纷出炉。除了金浦钛业营业收入同比降12.73%,净利润降56.07%,业绩欠佳之外,其他3 家上市公司的业绩显得格外喜人:安纳达发布的2014 年度业绩快报中,报告期内公司的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分别增长了87.28%和107.01%;佰利联2014 年业绩快报指出,公司实现了营业收入以及净利润的携手共进,其中,营业收入增长19.77%,净利润则增长167.82%;中核钛白发布的2014 年度业绩快报中,在营业收入同比只增长9.4%的情况下,营业利润猛增了176.9%。对于这些喜人业绩,佰利联坦言是公司主导产品钛白粉产销量增加及原材料价格下降,导致主营业务毛利率上升所致。
4.2 脱硝钛白发展迅速
在“十二五”期间,国家环保部明确指出,4 a 内将氮氧化物的排放总量减少10%,同时国家发改委给各个省市下达了钢铁厂、水泥厂等工业炉窑的脱硝任务,部分炉窑也陆续开始进行脱硝,脱硝钛白粉的市场潜力逐渐显现。2015 年1 月1 日,国家最严环保政策出台,使得全国各个行业对于环保方面的管控力度均有很大程度的加强。另外,随着国家发改委出台的《关于扩大脱硝电价政策试点范围有关问题的通知》的实施,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于脱硝产品的重视,且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脱硝钛白粉的市场发展速度。目前国内脱硝钛白粉总需求量约7~8 万t,而到2014 年国内脱硝钛白的总产量已基本能满足需求,但在2014 年国内钛白粉市场整体表现不佳的情况下,脱硝领域显得“有利可图”,使得一些企业纷纷准备上马脱硝钛白项目,希望在脱硝市场寻找突破。例如,金浦钛业与堺化学工业株式会社签署了技术使用许可合同,从该公司引进燃煤脱硝催化剂用钛白粉制造专有新技术,目前,该项目正在实施过程中;中核钛白就与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签署了技术合作研发框架协议,合作领域将包括(不限于)脱硝钛白、钛钨粉及钛钨硅粉产业化技术,蜂窝状脱硝催化剂生产技术,废弃脱硝催化剂回收再利用技术等。随着国内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脱销催化剂生产的快速发展,作为最主要原料的专用型二氧化钛也取得了很大进步。虽然某些应用性能和稳定性方面仍与国外同类产品存在一定差距,但SCR 脱销催化剂用钛白的国产化已经成为现实。值得警惕的是,虽然目前我国在脱硝钛白粉领域已取得长足的进步,但仍面临着一些问题:(1)随着企业纷纷跻身脱硝市场,行业产能过剩现象将日益突出;(2)目前国内的脱硝钛白粉技术尚不成熟,所生产的脱硝钛白粉实际质量参差不齐;(3)由于各企业生产的质量不同,导致其市场价格差距较大,整体市场情况也较为混乱。
4.3 氯化法取得突破性进展
2014 年,我国46 家正常生产的全流程型钛白粉生产企业中,氯化法企业有锦州钛业、河南漯河兴茂钛业和云南新立3 家,其综合产量为43 530 t,占全国总产量的1.78%,比上年提高了0.67 个百分点,取得了新的进展。2013 年8 月漯河兴茂钛业氯化法钛白工程项目第一条生产线建设竣工,2013 年9 月开始试生产,到2014 年9 月项目试生产实现了全流程连续不间断满负荷运行99 h。项目的建成和生产的连续稳定运行表明,漯河兴茂钛业已完整地掌握了氯化法钛白粉工程建设和生产工艺技术;项目长周期运行成功,突破了国内技术瓶颈。同时,河南佰利联6 万t 氯化法项目也正在调试中,中国氯化法钛白生产技术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几个项目在2015 年的运行情况。
4.4 产能增速放缓
近年来,公开的业内企业扩能和业外加盟新建钛白粉项目一度多达28~30 个,涉及的综合产能达160~80万t/a,如果这些项目都能如期交付,那么到2015 年,产能将陡增至420~440 万t/a。但现实情况是,除几个氯化法项目和少数硫酸法项目以外,绝大多数项目处于进度延缓或搁置状态,有的实际上已经取消。2013 年内竣工并在2014 年释放产能的硫酸法新项目只有宁波新福、攀枝花东方钛业、广西金茂、河南佰利联、广西大华和中核华原甘肃矿区基地[3]。2014 年竣工将在2015 年释放产能的硫酸法项目有隶属于南京钛白的徐州钛白化工8 万t/a 和中核华原旗下的安徽马鞍山金星钛白10 万t/a。
4.5 行业整合与产业升级势在必行
随着行情的急剧变化,加上严峻的环保压力,业内已有10 家以上不具长远发展力的小微钛白企业关闭、拆除,或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剩下48 家生产商正常运转的工厂有56 个,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之前大小混杂的无序乱象。近年来,业内有多家大中型钛白粉企业传出与重组有关的信息,主因都是和经济状况不佳有关,行业整合是必然趋势。2014 年9 月8 日,佰利联收购亨斯迈(Huntsman)TR52 钛白粉相关业务;9 月23 日,中核钛白收购了甘肃东方钛业有限公司100%股权;10月27日,科斯特(Cristal)宣布收购江西添光钛白粉业务,2013 年科斯特(Cristal)产能已近80 万t/a,成为全球第三大生产商,此举或是国内外企业重组的一个开始。
5 钛白粉行业前景
虽然2014 年国内钛白粉市场价格以弱势收官,但是2015 年仍有一定的回暖空间。2015 年3 月5 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这也从宏观层面部分明确了政府对于房地产市场的态度。这一表述也被业界视为利好。房地产市场逐步走向正轨,钛白粉下游需求将逐步回归理性。钛白粉企业在今后的发展以消化产能,提高产品质量为重点,提升国际竞争力,在满足内需的同时,争取在出口市场上占据更多的份额。
6 结语
当前与行业相关的国家环保政策越来越严格。新环保法已于2015 年1 月1 日起施行,《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评估考核办法》与《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也即将出台。短期来看,中小型钛白生产企业受影响明显,环保不达标的企业将被责令整改或直接关停;长期来看,有利于整体行业朝着节能、绿色环保、高新产业方向迈进。2014 年,全球经济依旧在低速中保持增长态势。强大的中国涂料市场已经为钛白产业培养出广阔的消费市场。为应对环保压力,广大的下游涂料、纸张企业也将不得不进行产业升级。而它们的升级势必会对钛白行业提出新的要求,促使企业提高产品品质,实现转型升级。如何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大环境下把握机遇、顺势而为,这将是钛白行业面临的新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