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T市场:天然与合成薄荷脑市场分析
[2015-07-18]
谈到天然薄荷脑,印度目前占据着全球霸主的地位。上世纪九十年代,印度凭借其人力成本低等优势,以超低价位击败了包括中国、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巴西、阿根廷在内的世界主要薄荷种植和出口国。由于出口价格太低,我国主要产区的农民逐步放弃薄荷种植。后来,印度农业科技部门大量培育适合印度热带气候和当地土壤条件生长的薄荷新品种,并加以推广,使得印度薄荷制品的产量和质量得到大幅提升。2008年全球薄荷油总消费量达3.8万吨,其中口腔卫生用品约占薄荷油产量的39%,医药制剂占24%,烟草占17%~18%,其他行业占19%~20%。而合成薄荷脑(薄荷醇)可用于牙膏、烟草、咳嗽药水等产品中,用途广泛,其中口腔护理产品中的用量最大,占比超过总量的1/4。其市场需求旺盛,可算是全球合成香料贸易量最大的产品了。每年,薄荷脑的需求量超过2万吨,每公斤售价约为19美元/kg,全球市场价值超过8千万美元。而且每年对薄荷脑的需求量都可以达到2位数的增长,因此这一数字还在不断扩大中。日本、德国等国家一直在研制合成薄荷脑产品,其以外消旋薄荷脑为主,香气和天然薄荷脑差不多。尽管日本德国已成功合成,但印度仍以其天然产品占据国际市场。
2012年,全球最大的化学品公司BASF也进入合成薄荷脑市场,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L-薄荷脑的生产工厂。而紧随其后,合成薄荷脑的主要供应商之一的德之馨公司也将其合成薄荷脑的产能提高了一倍。由于美国以及欧盟等国认为薄荷脑添加于烟草中会引起公众健康问题,主要是认为添加后会令烟草的气味更加温和,更容易使年轻人上瘾,而很难戒掉。目前,虽然还未实施禁止令,但其在烟草领域的用量增速放缓。BASF也表示其合成薄荷脑的目标市场为口腔护理产品、食品香精以及化妆品领域,而不包括烟草市场。德之馨公司也减少了其在烟草市场上的应用推广,但认为合成薄荷脑的需求量不会因为FDA的一个研究而下降。还有一个大的生产商是日本的高砂公司,2007年~2011年,高砂扩建了其在日本静冈的工厂,扩大了合成薄荷脑的产能。目前,该公司每年合成薄荷脑及其衍生物的产能为3 000吨。BASF公司是从1981年着手合成薄荷脑的研发的,当时公司开始生产一种用于合成香料芳樟醇和香叶醇的原料——柠檬醛。2004年,公司新开一家年产40 000吨柠檬醛的工厂,这是原来在德国路德维希港的工厂产能的4倍。公司开始用柠檬醛合成维生素A和维生素E及其他类胡萝卜素,而薄荷醇则是公司最新开发出来的衍生产品。以柠檬醛为基础的合成路线比现有的合成方式要进步了一些。虽然BASF公司未公布更多合成细节,但估计通过将两种柠檬醛异构体之一的橙花醛(顺式-柠檬醛)直接手性催化加氢转化为(+)-(R)-香茅醛,然后通过环化作用生成(-)-异胡薄荷醇,再通过加氢作用生成(-)-薄荷醇。虽然BASF也未对外公布其产能,但外界预测每年的产量可以达到3 000~5 000吨。而德之馨的产能估计可达3 000~3 600吨。德之馨是与Lanxess(德国朗盛公司)合作生产薄荷醇,这是一家德国公司,它们原为同一家企业发展起来的。2000年,拜耳公司旗下的子公司——Hearmann & Reimer公司与香料香精生产商——德威龙公司合并成立了德之馨公司。而2003年,拜耳公司创立了Lanxess公司。早些年,Lanxess公司在德国Leverkusen完成了一个项目,大大提高了甲酚及其衍生物的产量。产品之一就是间甲酚,它成为德之馨合成薄荷醇的起始原料。德之馨随后进行了扩展项目的研究,到2012年中旬完成。高砂的合成方法也是作为商业秘密而保持了30多年,它是由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日本著名化学家野依良治开发的。其关键步骤就是使用通过BINAP与铑的络合物催化进行不对称异构化反应,生成香茅醛前驱体。这仍然是世界上最大产量的单一手性诱导反应。据推测,BASF公司也采用类似的手性缩合来生产香茅醛。
据悉,日本的合成薄荷脑以香茅油为原料,而德之馨公司以化工原料甲氧基甲酚为原料,工艺繁复,产品的香气和指标不如香茅油制成的薄荷脑。无论如何,由于亚洲薄荷中提取得来的天然薄荷脑,一方面存在着由于印度雨季而产生的生产问题,另一方面存在着投机商的问题,因此合成薄荷脑的需求量正因其供应和价格的稳定性而不断攀升。日本种植和提取薄荷油的量极其稀少,它们这一行业曾经辉煌过超过一个世纪,但随着20世纪60年代,印度在薄荷市场的崛起,天然薄荷种植及加工业在日本、中国以及其他种植国家都逐渐衰亡。每年印度出产16 000吨薄荷脑,足以满足全球80%的需要。由于印度的季节性供应与投机,过去10年里,每年都会出现供应短缺的情况,而一到此时,天然薄荷脑的价格甚至会翻4倍。如1997年,由于印度整个雨季的雨水不足,导致减产,使得国际市场薄荷油价格飙升到100美金每公斤。这一高价位促使已经放弃薄荷种植的阿根廷、巴西等南美国家,东南亚国家重新加入薄荷种植行列,甚至连巴拉圭和哥斯达黎加等南美小国也参与进去。但不久,印度农业研究部门又陆续培育出了薄荷脑含量更高的新品种,并借此又重新以超低价格占领国际市场。当然,这三家公司也并不希望大幅扩大合成薄荷脑的产量,希望与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供应关系,这是由于印度天然薄荷脑的产量巨大,未来薄荷醇的需求量并没有大幅跃升的基础。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