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产业市场研究中心

关于委员会

GMT市场: 乙烯市场分析

[2015-08-05]

原料轻质化趋势不改 供应缺口依然存在

 

来自非常规天然气的乙烷供应量持续增加,使世界乙烷占裂解原料比例大幅提升,由2008年的不足30%上升至目前的36%。2011年,石脑油进料比例首次跌破50%,2013年降至约47%,预计2020年将进一步下降至40%左右。2014年世界净增乙烯产能368.3万吨,产量约为1.3亿吨;我国新增产能202万吨,同比增长20.2%。虽然增量可观,但不论是全球还是国内,乙烯产能增速都低于需求增速,仍存在较大供应缺口…

一、 全球:亚洲中东领跑新增产能 供应增速低于需求增速

  2014年世界新增乙烯产能465.8万吨。亚洲和中东地区继续引领全球乙烯产能增长,其中亚洲地区新增产能约200万吨,乙烯总产能接近5000万吨;阿联酋新增产能150万吨,中东地区乙烯总产能达到2668万吨,中东对欧洲的乙烯领先优势将继续扩大,在世界乙烯行业的地位不断提升。2014年欧洲地区有60万吨的乙烯装置因效益低而被关闭,日本鹿岛产能为37.5万吨的装置于5月份报废。因此,2014年世界净增乙烯产能为368.3万吨,总产能已达到15350.6万吨。

 2014年,世界乙烯装置开工率在84%左右,略高于2013年的水平。因市场供应总体偏紧,世界各地乙烯开工率总体小幅回升,表现不一,以轻烃及混合进料为原料的装置开工率提高。美国乙烯装置开工率保持95%以上,部分装置开工率达100%;中东地区乙烯装置开工率约85%;西欧地区开工率有所回升,平均在78%左右,以丙烷和丁烷为原料的装置开工率可达90%;但日本乙烯装置开工率下降至82%。

 2014年世界乙烯产量约为1.3亿吨,增速在连续3年下滑后首度小幅回升,增幅约为3.8%。2010年产量增长率曾高达8%,此后虽然乙烯产量逐渐增多,但产量增速放缓。欧洲乙烯产量增幅较为明显,受蒸汽裂解装置丙烷和丁烷原料使用量增加的影响,2014年前7个月,欧盟乙烯产量大幅增加,出口量达到14万吨,是2013年同期的近3倍。2014年世界乙烯需求增加490万吨左右,达到1.43亿吨,由于供应增速低于需求增速,市场供应相对偏紧。

 2014年全球乙烯消费结构与往年相比基本保持不变,最大消费领域为聚乙烯,约占乙烯总消费量的61%,环氧乙烷约占14%,二氯乙烷约占11%,苯乙烯约占6%,其他应用领域的消费占8%。

  2015年尽管亚洲地区裂解装置检修任务较轻,但受下游新建项目投产的影响,亚洲乙烯供应仍趋紧。日本经济虽然开始重新加速,但其对石化商品的需求前景仍然不佳,目前日本乙烯产能约为656万吨,较上年仅增加36万吨。预计未来几年,为平衡市场,日本会继续降低乙烯产能,可能降低至500万吨的水平。2014年3月,旭化成和三菱化学同意将两家位于水岛的石脑油裂解装置合并,统一管理在水岛的石脑油裂解业务,目的是在2016年4月实现统一运营,未来将保留三菱化学的乙烯装置,将关闭旭化成的工厂。住友化学2014年宣布将于2015年关闭其在千叶的乙烯厂。

  2015年,全球GDP增速有望达到3.0%,略高于2014年2.7%的增速,乙烯的平均需求弹性通常是GDP的1.1倍,因此低油价刺激GDP增长,同样会刺激石化产品需求的增长,预计2015年乙烯需求有望增加500万吨,达到1.48亿吨。

  未来几年,发达地区的乙烯需求将保持温和增长,而发展中地区的需求仍将继续强劲增长,预计未来5年全球乙烯需求量将以年均4.4%的速度增长。世界乙烯的消费仍将呈亚太、北美、西欧地区三分天下之势。

blob.png

二、国内:新增产能依赖MTO “洋货”将大量涌入

 1.乙烯产能“大跃进”

  2014年国内有6套新建装置投产,新增乙烯产能约202万吨。其中,新增产能大部分来自于甲醇制烯烃(MTO)项目,占比达64%。到2014年底,我国共有27家乙烯生产企业、35套生产装置,其总产能达1990万吨,同比增长20.2%,全球排名仅次于美国。

  国内乙烯产能主要来自石脑油蒸汽裂解装置,占国内乙烯总产能的88.4%,主要分布在广东、上海、江苏、新疆、天津、辽宁、浙江等16个省市区。其中,长三角、环渤海和珠三角地区的乙烯产业占70%。2014年我国来自石脑油蒸汽裂解生产乙烯的总生产能力已达到1759万吨。虽然受油价下跌和市场的影响,我国先后关停了5套石脑油蒸汽裂解装置。其中,中石化2套(东方和上海1#)、中石油2套(抚顺1#和吉化1#)和北方华锦集团小乙烯,关停总能力为76.5万吨。但由于2014年3月四川80万吨乙烯装置的投产,我国来自石脑油蒸汽裂解生产乙烯的总生产能力比2013年还略有增长。

  中石化下属乙烯生产厂家包括上海赛科、南京扬巴、福建联合石化、天津中沙石化和中韩武汉石化5家合资企业在内共有15家、15套乙烯装置,乙烯总产能达到1042.0万吨(不包括中原石化MTO装置10万吨),占国内总产能的52.4%;中石油下属乙烯生产厂家共有7家、10套装置,乙烯总产能为562.0万吨,占国内总产能的28.2%。

  2014年我国乙烯产量创历史新高,全年生产乙烯1708.1万吨,同比增加7.6%。中石化乙烯产量为1058.5万吨(不包括中原石化MTO装置11.3万吨),占国内总产量的62.0%。其中,茂名乙烯、上海赛科乙烯、中沙(天津)乙烯和福建乙烯的产量均超过了100万吨。中石油的乙烯产量为497.6万吨,同比增长25.7%,占全国乙烯总产量的29.1%。其中,大庆乙烯和独山子2#乙烯产量均超过了100万吨。中海油乙烯产量达到103万吨,与2013年持平,占全国油基乙烯总产量的6.0%。

  随着乙烯工艺的多样化,MTO异军突起,挑战传统石脑油制乙烯的霸主地位,未来其在国内所占份额快速提高,预计到2015年MTO的份额将达到14%,其中煤制烯烃约占11%。虽然目前原油价格下滑,挤压煤制烯烃盈利空间,但作为新兴产业,煤制烯烃依然拥有广阔发展前景,MTO将来有可能与传统工艺平分天下,未来国内乙烯新增产能将主要依赖煤化工以甲醇制烯烃。预计2015~2020年煤制烯烃新增乙烯产能将达到519万吨。

  201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石化产业需求增速放缓,随着新环保法的实施,安全环保要求日益严格,产业发展面临重重挑战。同时,中央一系列全面深化改革的政策将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深入推进,“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战略的全面实施,将给行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预计2015年石化产业将保持平稳发展,乙烯产量略有增长,约1800万吨。

 2.供应缺口仍巨大

  2014年,国内乙烯单体表观消费量为1858万吨,同比增长9.0%,乙烯单体自给率为92%,但乙烯当量消费量达到3595万吨,同比增长9.5%,乙烯当量自给率仅为48%,乙烯还存在很大的供应缺口。

  目前聚乙烯是乙烯消费第一大用户,占乙烯消费的56%左右;环氧乙烷/乙二醇是乙烯消费第二大用户,约占21%;聚氯乙烯不到8%;苯乙烯约9%;α-烯烃约3%;醋酸乙烯将近1%,其他约2%。预计2020 年国内乙烯消费结构中,聚乙烯所占比例将有所上升,聚氯乙烯和苯乙烯的比例将有所下降。随着建材、家电、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对聚乙烯、苯乙烯、合成橡胶等的需求仍将保持较快速度增长,从而带动乙烯的消费市场。预计2015年国内乙烯当量需求量约4000万吨,乙烯产能将达到2700万吨,市场仍存巨大缺口。

  2014年国内单体乙烯净进口量较2013年下降12%,为149.7万吨,但当量乙烯净进口量为1860万吨,同比增长2.6%。这是因为国外乙烯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如美国页岩气生产乙烯的成本只有我国的一半;中东的乙烯下游产品如聚乙烯和乙二醇等产品,即便经过长途运输,到岸价也比我国沿海化工厂生产的产品每吨低三四百美元。中东70%左右的乙烯衍生物用于出口,我国市场已经成为其主要的目标市场之一。

  我国今年初实行的《2015年关税实施方案》,将乙烯的进口关税由2%调降至1%。此次下调的根本原因是国内缺口大,要鼓励乙烯进口。乙烯裂解是高耗能行业,扩大乙烯进口,不失为我国节能减排的一条重要路径。另外,扩大乙烯进口有利于优化乙烯资源配置,提升我国乙烯延伸产业的竞争力。在进口关税下调背景下,预计2015年海外单体乙烯及其下游产品依托价格优势,将涌入我国国门抢占更多市场份额。

blob.png

三、未来发展呈现三大趋势

  1.石脑油原料主导地位不保

  随着北美页岩气的大规模开发,页岩气产量出现暴发性增长,来自非常规天然气的乙烷供应量持续增加,使世界乙烷占裂解原料比例大幅提升,由2008 年的不足30%上升至目前的36%。2011年,石脑油进料比例首次跌破50%,2013年降至约47%,预计2020年将进一步下降至40%左右。

  从页岩气发展趋势来看,北美地区乙烷生产乙烯的份额随着乙烯装置的改扩建将进一步提高。2008 年,乙烷占美国裂解原料比例为50%,之后这一比例逐年提高,目前已超过70%。各大公司宣布未来在美国新建和改扩建的乙烯装置也均以乙烷为原料。亚洲一些乙烯厂商因使用高成本石脑油为原料而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目前纷纷计划进口美国轻质裂解原料以降低成本。欧洲乙烯生产商也在着手进行原料转换。

  多种乙烯工艺技术的工业化推广使我国乙烯工业多元化格局逐渐形成并继续发展。神华集团采用大连物化所DMTO技术于2010年率先建成国内第一套煤基MTO工业示范装置,装置稳定性、技术成熟度经过两年运行大幅提高。此外,我国自主研发的重油直接裂解生产低碳烯烃技术(CPP)由沈化集团于2009年实现工业化,这套50万吨重油催化热裂解是世界第一套工业化装置,对扩大裂解原料来源、加速推进我国乙烯工业技术进步意义重大。

  2.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2014年,世界乙烯装置已达到293座,平均规模为52.4万吨,较2013年略有下降。埃克森美孚公司在新加坡裕廊岛的乙烯装置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联合装置,总规模高达350万吨,其中1套100万吨的装置是世界首套可以直接使用原油作为裂解原料的乙烯装置。台塑石化公司在台湾麦寮的乙烯装置紧随其后,……。世界前10大乙烯联合装置总产能上升到2256万吨,占世界总产能的14.7%;世界10大乙烯生产商的总产能达到8413万吨,占世界乙烯总产能的54.8%,世界乙烯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3.中东发展步伐放慢

  中东地区过去10年间乙烯产能高速增长态势将一去不返,以乙烷为原料的石化项目的建设高峰已经结束。由于中东地区国内天然气消费量增长,原料供应不确定性成为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同时,随着资源开采和生产成本提高,中东气价可能从0.75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增至2美元/百万英热单位以上。气价推动石化成本增加,尽管中东石化项目仍具有经济性,但对新投资的吸引力正在下降。未来5年,中东仅有3个乙烯项目新建计划,加上改扩建,中东地区新增产能不到500万吨。由于原料供应和价格限制,曾经非常有吸引力的投资优势将不复存在,中东乙烯及其下游产业链前景不容乐观。

 


分享到:

友情链接

TEL:
010-84945443
统计代码申请地址:http://www.cn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