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环保研究中心

关于委员会

新项目| 中船特气项目投产 四稀土项目拟落户包头

[2018-06-11]

01

中船重工特气项目一期投产

       近日,记者从河北邯郸肥乡区举办的特种气体产品推介会了解到,位于邯郸京津新材料产业园的中船重工高纯特种气体项目一期上周已投产、二期已开工。

  据了解,该项目由中船重工七一八所投建,规划总投资32亿元,主要建设高纯电子特种气体生产车间、电子及医药新材料生产车间、研发中心及辅助设施等。其中,一期工程主要产品包括三氟化氮和六氟化钨,目前已实现满负荷生产,预计年产值21亿元;二期工程总投资12亿元,增建高纯电子气体及高纯钨制品生产线,建成后年产特种气体7400吨、氮气8万吨,预计年产值23.7亿元;三期工程将于今年底开工。

  据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钱建平介绍,该项目预计2020年全部达产达效,年产高纯特种气体2万吨,年产值突破50亿元。高纯特种气体是半导体发光元器件、半导体高端存储处理芯片等高端新兴行业急需的原材料,项目投产对打破国外垄断、提升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科技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02

四稀土项目拟落户包头

       近日,从内蒙古自治区经信委传来消息,4个稀土项目拟落户包头九原工业园区。

  据了解,此次拟落户的4个项目包括内蒙古包钢和发稀土有限公司的和发分离厂搬迁升级改造项目、包头市金为达稀土材料有限公司7500吨/年高纯稀土金属材料项目、包头市吉乾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3000吨/年高纯稀土金属及储氢合金冶炼项目、包头市普立特新材料有限公司3000吨/年高纯稀土金属及合金生产线项目。

  目前4个项目已在拟选址地块办理了《建设用地规划条件书》,总投资约5.22亿元,总建筑规模约11.48万平方米。

03

产能年内集中释放 二甲醚产业迎变革

       内蒙古盛德源化工有限公司新建25万吨二甲醚项目已于本年度4月底正式开工建设,新建装置将于本年度10月前竣工投产。除一期25万吨二甲醚项目之外,二期20万吨甲醛以及10万吨聚甲醛项目也将在一期项目建成后启动实施。届时二甲醚项目将实现营业收入9亿元。

  其中,25万吨二甲醚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工艺装置和配套工程;工艺装置主要有:甲醇汽化、甲醇脱水、二甲醚精馏分离、二甲醚回收、甲醇回收等生产装置。配套工程:新建二甲醚分析室,新建火炬系统。

  盛德源化工有限公司最早于2008年在山东德州宁津县注册成立,公司在德州地区主营甲醇、二甲醚等产品,德州当地二甲醚装置产能也达25万吨/年,由于企业供应量充裕,对河北区域、山东周边以及河南局部均有冲击作用。原料来源主要来自于西北内蒙区域,但随着近年来甲醇制烯烃产业的大批量上马,二甲醚装置利润长期处于亏损或亏损边缘,导致企业转销甲醇,后期二甲醚产量出现明显缩减。

  据了解,新建的盛德源二甲醚项目坐落在内蒙古达拉特旗三垧梁工业园区,项目原料将直接通过内蒙古新奥能源的管道输送,届时生产成本将大大降低。且厂家配备50辆车规模的大型车队,销售区域将几乎完全覆盖包含内蒙本地、北京周边、河北、山东等在内的大部分北方区域。

  随着盛德源内蒙项目的建成,二甲醚北方地区的产业格局将迎来新的变革,届时包含河北沧州冀春、河北凯跃、唐山旭阳、菏泽玉皇等在内的多家企业均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影响。随着近年来甲醇制烯烃项目的大批量投产,国内甲醇价格持续处于高位,长期的利润危机迫使大量二甲醚企业通过停工或者减量来规避风险,更有甚之装置无限期停工或转让。

  再者,低原油时代引导下的液化气市场长期与二甲醚处于低价差或零价差状态,在一定程度上,极大的限制了二甲醚市场操作空间,这也是导致近年来二甲醚市场价格频繁波动的重要原因。另河南心连心新建20万吨二甲醚装置也将于本年度6月份开工放量,加之盛德源新建项目的建成投产,外采原料企业生存难度系数一路飙升,北方区域二甲醚产业或将重新“洗牌”。

  据小道消息,随着盛德源企业一系列新建装置的上马,厂家生产重心也将全面转移,而后期德州地区或将转换为贸易中心,不再承担生产项目。而前期的二甲醚装置在内的所有生产装置将在2019年搬往乐陵市。

04

煤制乙二醇项目密集布局 成本决定出路

       记者调查发现,截至目前,我国煤(合成气)制乙二醇生产企业20家,生产能力达到了377万吨/年;在建企业有16家,合计新增产能453万吨/年;拟建企业70多家,总规划产能达到2916万吨/年。业界专家提醒,要避免大项目成为“大包袱”,完全成本不能进入行业前30%的项目不宜再建。

  近段时间来,我国乙二醇项目密集布局。今年4月7日,全球最大的聚酯化纤企业浙江桐昆集团向上游原材料乙二醇领域进军,计划投资60亿元,分两期建设120万吨/年煤制乙二醇项目。该集团拥有500万吨/年聚酯化纤生产能力,目前乙二醇年需求量为167万吨,全部为市场采购,且主要依赖进口。按照公司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其乙二醇原料的中期年需求量将达到230万吨、远期将超过300万吨。自主建设煤制乙二醇项目,有利于桐昆集团降低原料采购市场风险,增强企业发展后劲,提升综合竞争能力。

  而陕煤集团榆林化学公司180万吨/年乙二醇项目,则是我国拟建最大的煤制乙二醇项目。作为低阶煤分质利用制化工新材料示范工程,该项目坐落在榆林市清水工业园,是陕西煤化集团“十三五”期间重点规划建设的大型煤转化项目。目前,该项目总体设计招标工作已经启动,计划2018年正式开工,总投资219.46亿元,计划2021年建成投产。

  另外,近期公之于众的煤(合成气)制乙二醇项目还包括:山西金岩工业集团焦炉气综合利用100万吨/年乙二醇联产5.5亿立方米/年LNG项目已经举行合作签约仪式,项目总投资82亿元、分两期建设,建成后将成为国内焦炉气综合利用项目中首次采用“晋华炉煤气化+中高压羰化合成气制乙二醇工艺技术”实现工程化的项目,也是目前国内焦炉煤气制乙二醇单套能力最大的项目。该项目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工程投资37亿元,建设40万吨/年乙二醇联产2亿立方米/年LNG项目。

  内蒙古久泰新材料公司100万吨/年煤制乙二醇项目不久前在呼和浩特托克托工业园区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117亿元,计划在2020年建成投产,投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78亿元。

  新疆天业集团与东华工程股份公司已经签订100万吨/年合成气制乙二醇一期工程60万吨/年乙二醇项目工程设计合同。该项目选址新疆石河子十户滩新材料工业园区,计划在今年底前建成投运。

  业内专家称,如果在建、拟建产能最终全部成为现实。则总产能将超过3600万吨/年,也就是说仅煤制乙二醇路线的生产能力就远远超过了目前国内每年1640万吨的乙二醇需求量。

  “煤制乙二醇是我国五大现代煤化工产业中投资最少、路线最短、技术较成熟、发展最好的工艺路线,因此受到业内追捧也在情理之中。近期推出的煤制乙二醇新建项目众多,单个项目规模大幅提高,有的已达到年产百万吨以上。如此大规模的煤制乙二醇项目务必要确保技术可靠、产品质量过关,并与市场顺畅衔接,以保证有效的生产负荷,达到规模经济性目的,避免大项目成为‘大包袱’。”针对近期的煤制乙二醇热,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副总工程师韩红梅强调,随着众多煤制乙二醇项目不断建成投产,后续项目要更加密切地关注国内乙二醇市场供需动态和竞争关系的变化,尤其要算好成本账。

  “我认为,在充分考虑各项成本要素的前提下,如果后续项目的乙二醇完全成本不能进入行业前30%,则项目不宜再投资建设。”韩红梅说。


分享到:

友情链接

TEL:
010-84945443
统计代码申请地址:http://www.cn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