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全国环氧及衍生物可持续发展合作论坛
[2019-04-04]
2019年3月27-29日,由全国环氧及衍生物可持续发展合作论坛组委会主办,贺利氏贵金属技术(中国)有限公司协办,吉摩特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三届全国环氧及衍生物可持续发展合作论坛暨第十二届领袖沙龙”在南京成功召开。来自美国、日本、荷兰、台湾等国内外地区200多名政府官员、行业专家和企业界代表出席了本次论坛(本次论坛共计42位董事长、总经理出席)。本次论坛共分19个大会报告,19位来自政府部门、环氧产业链的行业专家和企业家为与会代表分享了政策方向、行业发展趋势、最新技术和管理经验。
大会分三部分进行,一:行业论坛;二:第十二届领袖沙龙;专题三:参观贺利氏公司。
全国环氧及衍生物可持续发展合作论坛现场
本届论坛议题聚焦:分析国内外产业发展现状与政策趋势,剖析原料波动与环氧装置运行;不同原料、工艺的运行分析和机会;关联产品乙二醇期货上市及聚酯发展影响;环氧衍生物聚羧酸减水剂聚醚单体、表活、醇胺、醇醚、氯化胆碱、医药中间体、农药中间体等市场发展及预测;剖析国际环境与进出口市场变化;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开发打破EO发展瓶颈;还有更多高端新材料、精细化学品将如何开发应用;如何做好安全环保确保稳定运行等。
顾其昌 全国环氧及衍生物可持续发展论坛执行主席代表组委会致辞
我国环氧产业受到内部压力和外部矛盾两重阻碍。从内部来说,随着环氧产能迅速扩张,想要依靠减水剂等下游产品全部消耗掉环氧产品,难度不小。再加上国外巨头的对我国环氧市场的觊觎,环氧产品面临着产能过剩的威胁。从外部而言,生产油制乙二醇是环氧乙烷的主要用途。但随着前阶段我国煤制乙二醇成本降低和品质提升,油制乙二醇的产品市场受到严重冲击,环氧乙烷的销路也因此受阻。此外,近期环氧产品价格不断出现猛涨猛跌,对产业链稳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针对此种形势,顾其昌敦促业内企业加大科技开发和投入,淘汰落后产能,为下游产业提供高质量、高附加值的产品。与此同时,上下游企业应真正建立起紧密的联合体,互通有无,实现全产业链的共荣发展。
李小平 全国环氧及衍生物可持续发展合作论坛秘书长主持会议
胡敏 贺利氏贵金属全球事业部 中国区总经理发表致词并做“环氧乙烷银催化剂贵金属解决方案”报告
胡敏女士首先代表协办单位对大会致辞,接着全面介绍了贺利氏的发展历程及业务板块,最后详细的解读了环氧乙烷银催化剂贵金属解决方案。
杨斌 全国环氧及衍生物可持续发展合作论坛副秘书长(中国工业环保促进会化工委员会副主任):2018环氧乙烷产业运行与2019发展预测
杨斌代表论坛秘书处做主旨发言,首先全面分析了国内外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回顾了2018年我国化工产业格局的变化,结合当前的化工大环境及政策,指出我国环氧产业发展的应对策略,接着详细剖析了2018年我国环氧产业的运行情况,从上下游产业各个产品的市场、供需、技术、贸易、竞争力等方面做了全面的分析,并对2019年我国环氧产业发展做了相应的预判,最后建议国内企业协调发展,共同面对国内安全环保压力,维护行业稳定发展;合作共赢,共同应对海外市场冲击,维护行业健康发展。
一:行业政策技术交流
吴瑞林 江苏省职业经理人协会会长:新时代、新热点、新起点
吴会长全面回顾了中国化工产业的发展历程,并结合当前的化工形式,详细解读了国家的政策,指出我国石化行业在新时代、新热点、新起点下如何发展。
白颐 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副院长:石化产业格局变化与产业链协同发展思考
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副院长白颐指出,我国石化化工产业正处于产业变革的历史交汇点,面对资源环境约束加剧、要素成本上升、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的挑战,环氧产业仍处于国际分工的中低端环节,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迫在眉睫。“高质量发展主要任务是解决行业产能发展与市场空间的差别化矛盾。”白颐说,“十四五”期间石化和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路是突出高端化发展特征、体现选择性发展模式。要以产业体系高效化、产业布局集约化、节能环保生态化、科技创新集成化作为发展路径,推动转型升级。
赵起超 中国石化化工销售公司副总经理:石化产业格局变化与产业链协同发展思考
目前环氧产业面临的诸多机遇,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支撑环氧产业链发展;科技创新成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两化融合推进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中国石化化工销售公司副总经理赵起超指出,在拓展新产品的同时,还要重视实现环氧产业链的协同发展。赵起超提出六点建议:一是通过创新,驱动产业调整结构加快升级;二是通过协同,构建产业链的上下游一体化发展;三是加快发展绿色石化产业;四是助力领先石化企业加速打造品牌优势;五是共享引导石化产业园区集群化发展;六是产业链健康发展要实现有序竞争。
王蓉 国家专利奖评审专家/原中国化工集团